[观察者网,观察者,观察者网社区,观察者社区,风闻]台铁太鲁阁号事故——彻头彻尾的人祸

2021-04-22 05:53

  台铁太鲁阁号事故,台湾同胞51人死亡,188人受伤,台湾铁路管理局已经发布了完整的五次会议记录和新闻通稿,台湾当地媒体也到处走访过了,目前各方面信息已经汇总得比较全面了;但是分析事故原因之后,真的只想说一句:全XXX是人祸,彻头彻尾的人祸!

  这次事故如此严重的核心原因,是因为「隧道口+异物侵限」二者的组合作用;如果太鲁阁号只是撞上了工程货车导致列车脱轨,而不是列车在脱轨以后以120KM的时速冲进狭窄的隧道,发生连续碰撞的话,伤亡绝对不会如此严重。

  但是这件事的重点在于,在隧道口这种重点位置,台湾铁路管理局没有部署区间视频、没有设置防护网,没有部署异物侵限监测,没有人工巡线;这在大陆是根本不允许发生的。

  根据大陆《高速铁路安全防护设计规范》第七章,隧道洞口属于高速铁路视频覆盖范围,应该部署区间视频监控,并且具备昼夜监视功能;告警信息及视频应存储不少于30天;并为调度、客运、公安、设备等部门配置视频终端。

500

  另外还需要部署异物侵限监测系统,异物侵限指的是有异常物品侵入轨道线路限界规定范围,可能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行;异物侵限除了监测报警功能之外,应当与ATC(自动交通控制系统)联动,确保在监测到异物侵限时,由自动控制系统能第一时间控制车辆降速处理。

500

  为了避免杠精抬杠说这个规定是2020年颁发的,大陆也做不到,我再强调一次,大陆铁道部早在2013年就发布了《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总体技术方案》。

500

500

500

  按照这个技术方案,需要在沿线部署异物侵限监测传感器,监测到异物侵限报警时,监控单元可以联动触发信号系统操作,然后信号系统跟车辆ATC系统联动,让车辆及时降速甚至刹车,毕竟耽误运输是小事,人命才是大事。

  这么大的一个货车滑落在铁轨上,我只想问台湾铁路管理局方面有没有做这些安全部署?异物侵限监测做了没有?有没有预警?千万别说台湾跟大陆的规范不同,台湾高铁能做灾害监测和ATC(自动控制系统),为什么台湾铁路管理局做不了?

  ——这是不是人祸?

500

  台湾铁路局还真的做不了,目前台湾高铁的ATC系统,可以让行车控制中心远程控制、刹车,而台铁的控制中心落后到只能掌握列车所在位置,跟大陆的高铁更是远远不能比。

  这次事故的核心原因,是「台铁局委外边坡整治北回线K51+170~500山侧边坡安全防护工程」导致的,施工单位是东新营造,注册资金1.3亿新台币。安全防护工程施工造成了台湾铁路有史以来最大的安全事故,这个还真是讽刺——啥也不干也就没这事儿了。

  工地主任李义祥早上9点左右驾车巡视工地,然后把车停下却返回了营地,而且没拉手刹,结果工程车就一路溜坡滑了下去,在俯视图上明显能看到工程车滑落后压出来的树木倾覆通道,可以看出工程车离溜车现场到最后停下的位置,间隔了一个车厢的长度,大约30米左右,可以想象现场真的惨烈。

500

  但发生这个惨案,还是因为工程层层转包,看见这个词是不是很熟悉?东新营造把这个标又下包给了「義祥工業社」,老板就是这次肇事的工地主任兼司机李义祥(下图)。「義祥工業社」注册资金只有200万新台币,却有15笔超速、两笔车辆未定期检验的违规记录,而且李义祥还在2008年因为违反"政府"采购法而被台湾地区花莲法院判过刑。(信息来源:台湾公司网)

500

  而李义祥的另一家公司「義程營造」注册资金只有1200万新台币,却在5年里接下了19个,总额约2亿新台币的政府项目。有违法记录的老板仍然能继续接"台湾地方政府"的标,背后又有什么故事?

  这种小老板接工程之后,为了多赚钱忽视安全风险的套路,是不是一点不让人意外?——这是不是人祸

  另外,李义祥负责的这个边坡清理项目原本1月底就要完工,但是工程为什么拖延到4月份还没完工,最后工期被台铁延长到5月?如果工程如期做完,是不是就没这个事儿了?

  还有,在清明节假期里,台铁局已经要求所有工程在4月1日起停工,那李义祥为什么还会开着工程车来到施工现场?这是不是同样不遵守要求?如果按要求停工是不是就没这事儿了?

  那问题就来了,台湾铁路管理局跟东新营造签了合同,但是有没有约定允许转包?正常都是不允许转包,只允许人力外包,项目还是要由东新营造管理的,为什么有违法记录的「義祥工業社」可以接到转包,而且老板自己还能担任项目经理?东新营造的管理是不是缺位了?

  合同约定了「工区外围应设置围栏及出入口管制」,从俯瞰图来看,围栏明显只在图纸上,真实的围栏去哪里了?根据台铁局副局长杜微表示,工程经费中有有编列围篱(即围栏)这一项,为什么东新营造没做?为什么「義祥工業社」没做?台铁局是否知情?为什么不管

  是不是李义祥又造假了?毕竟当年这货承包了花莲县桥墩围堰工程,完全没有施工作业,却让员工PS了一个假围堰图片,当成工程记录照片提交验收,还希望借此领取55.6万新台币的工程款,然后被法院起诉。那这次的围栏,不是同样可以用PS做一个么?

  在大陆会怎样?按照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,铁路局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,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设置围栏,就开始在隧道口附近的高坡上施工,一张责令停工的工联单早就发过来了。

500

  另外,既然台铁局跟东新营造签了合同,那里面肯定包括了工区安全防护、轨道运行,也必然约定了防止车辆灾害事故发生的要求,也必然包括了防止异物侵限等风险预防措施,肯定要进行安全交底的,那东新营造这家单位的工地主任(项目经理)怎么就能无知到把工程车停在斜坡上还不拉手刹?

  但是说到底,台铁的管理还是有问题,你看台湾高铁,已经明确写了所有的轨道限制区域里工程、建筑、开发行为,都需要提出书面申请,提供施工计划和监测计划,同意之后才能开展施工;而台湾铁路局为什么没做到?

500

  东新营造,或者下包的「義祥工業社」有没有这样的技术实力?按照台北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余烈的说法,公共工程都会要求厂商提交施工防灾计划及交通维持计划书,那么这两个计划书有没有提交,有没有送到第三方单位去评审?

  另外,「義祥工業社」有没有足够的能力?根据台湾中天新闻的报道,这家单位的门脸仅仅是这个样子,跟垃圾回收站差不多,就这种资金实力和工程能力的施工单位,就能接下台铁局的施工标,更重要的是,「義祥工業社」还有造假前科,这里面有没有商业贿赂呢

  ——这是不是人祸

500

 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?台湾铁路管理局多年积弱,没有钱(预算),缺少人(员工),历史包袱还重,工程执行、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自然乱七八糟。

  台铁一直在裁员,从1976年的23678人减到2006年的13363人,到2016年9月只有13099人在职,负责维护1085.3公里的铁路。反观大陆的郑州铁路局,65个单位、11万员工共维护了3939.2公里的铁路,对比一下,你说台湾铁路局的人手够不够?人不够会不会出事?

  另外,台铁还不属于标准的公司化运作,而是属于公共部门,所有招聘需要通过“台湾行政机构”举行的招聘考试;而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现有人员工作量过大,新招聘人员因为工作量大,到岗率相当低,再加上台湾一例一休的改制,这就是个恶性循环了。

  2018年台铁普悠玛事件中,当时的调查小组成员马士元就说,"台湾"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各职能部门删减预算,幅度达到15%;而当时导致普悠玛事件的列车司机平时做的是行政岗,也是因为人力紧张,被迫在假日期间担任司机,还分配给他一辆维修不完善的问题列车,最后因为列车超速通过站台,导致列车出轨事故。

500

  这就是一场人祸,而且以台湾当局的财力和能力,也无力进行一场有效的改革。随着台铁财务负担加重、老员工养老负担加大、中年骨干员工流失、员工青黄不接、车辆老化、零部件缺失,未来潜在的事故风险,只会越来越多。

  两相对比,大陆铁路和地铁,经过三十年的发展,不得不送上优秀二字。建议大陆铁路局支援一批干部去台湾地区培训员工吧,就像我们在非洲做的那样——

  毕竟中国高铁世界第一,台湾地区铁路部门不能拖了大陆的后腿啊。

分享到:
© 2016-2018 衡水资讯 http://www.hsfcp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