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外国人来华工作,外国专家来华工作,外国人就业许可证,外国专家证,外国人就业证]中国要给在华外国人分级 老外:反感被归为B类

2021-04-23 09:37

据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援引美媒称,如果想知道自己属于什么阶层,来中国找答案吧。

据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网站9月22日报道,从10月1日开始,中国政府将开始把在华外国人分成A、B、C三类。中国媒体报道,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工作许可制度的一部分,旨在通过“鼓励高端、控制一般、限制低端”来建设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。

将负责实施该制度的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局长张建国称,此举的目的是“提高外国人才管理服务水平”,结束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九个省市的试点后,这一制度将于明年4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。

报道称,规划中的改革引起了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热议,他们迫切地想知道:政府会把我归为哪一类?

距今最近的官方数据显示,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,有大约20万名外国人在中国合法就业,另有40万名家属,这个数字看上去并不高。在总部位于北京的人力资源公司福瑞恩担任顾问的埃里克·刘估计,2015年中国总共有大约200万外国人,其中有高达30万的非法就业者,这些人拿的通常是旅游签证。他说,中国需要更多外国员工,但他们常常很难拿到签证:“各种公司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外国人,不管是大国企还是私企。”

报道称,可能会被分类让一些外国人感到不安。詹姆斯曾是怀俄明州的一名高中老师,现在北京一家幼儿园任教,他想知道政府会怎么定义老师。他要求只公开自己的名字,以避免引起雇主的负面关注。

“他们还没公布这个评分制度会怎么运作,”他在接受采访时说,“这让我感到担心。我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成为对中国有价值的人,以及我所处的具体位置。”在研究了仅有的一点信息后,埃里克·刘说,老师可能会被归为B类。

詹姆斯同意他的观点。“一开始我对被归为B类非常反感,”他表示。他把这种感觉比作“现在我只是一名B类外国员工!”

报道称,新制度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:“如果能带来更多透明和责任心的话,我认为会是一件好事,”詹姆斯说。新制度将通过计算机实施,并与每个来华工作人员的带照片身份证件和号码绑定,旧制度的实施主要基于纸质材料。

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给出了更多细节。该报称,A类包括高端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,B类包括属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短缺的外国专业人才、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国专业人才,国际贸易、体育健身、文化娱乐、教育咨询等企业聘用外籍人员会受到限制;C类包括符合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,从事临时性、季节性、非技术性或服务性工作的外国人。对这类外国人要严格限制,逐步完善岗位配额管理制度。

【延伸阅读】

据北京晚报9月19日报道,国家外国专家局近日发布消息,从今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3月31日,将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安徽、山东、广东、四川、宁夏等地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。对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将分为A、B、C三类,实行计点积分制。

日前召开的“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”明确,要推进“两证整合”,将原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》、《外国人就业许可证》统一为《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》,采用电子化形式,用人单位和外国申请人可在线打印;原《外国专家证》和《外国人就业证》统一为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》。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》是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合法证件,“一人一号”、终生不变。

我国将遵循“鼓励高端、控制一般、限制低端”的原则,对来华工作外国人实行分类管理。对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分为A、B、C三类,即外国高端人才,外国专业人才,以及符合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、从事临时性、季节性、非技术性或服务性工作的外国人,实行计点积分制。鼓励引进A类人才,对B类加以控制,对C类严格限制。

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设计上,还特别为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开辟了“绿色通道”,包括外国高端人才申请《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》、办理签证入境前,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核验,压缩审批时限,采用“告知+承诺”制,对外国高端人才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采用承诺制等便利措施。

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,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安徽、山东、广东、四川、宁夏等地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。11月1日起,正式启用《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》和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》。试点期间,现行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、外国人就业许可、外国专家证、外国人就业证继续有效。非试点地区外国人来华申请工作许可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执行。2017年4月1日,全国统一实施《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》和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》,不再发放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就业许可。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就业许可继续有效,可自愿换领新证件。

分享到:
© 2016-2018 衡水资讯 http://www.hsfcp.com/